“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干冷的西北風掠過荒涼的戈壁灘,帶起陣陣沙塵。迎著凜冽的寒風,湖北省氣象局風能及光伏發(fā)電功率預報系統安裝工作組于9月初深入甘肅省境內的河西走廊,走進譽滿天下的“世界風庫”——瓜州。 短短幾年間,該地區(qū)“追風逐電”的發(fā)展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干冷的西北風掠過荒涼的戈壁灘,帶起陣陣沙塵。迎著凜冽的寒風,湖北省氣象局風能及光伏發(fā)電功率預報系統安裝工作組于9月初深入甘肅省境內的河西走廊,走進譽滿天下的“世界風庫”——瓜州。
短短幾年間,該地區(qū)“追風逐電”的發(fā)展之路,讓昔日橫行肆虐的西北風成為造福當地百姓的“聚寶盆”。駕車進入瓜州縣境內,躍入眼簾的是公路兩旁林立的巨大風機。在勁風的帶動下,風葉緩緩轉動,給蒼涼的戈壁帶來別樣的活力,縱橫交錯的輸電電網將清潔新能源送入千家萬戶。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可開發(fā)利用的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甘肅河西走廊、華北及東北部分地區(qū),太陽能資源主要集中在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等地。近年來,新能源開發(fā)利用迅猛發(fā)展,其規(guī)模和效益足以載入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史冊。隨著我國能源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升級,湖北省氣象部門看準目標,早作準備,集中攻關,乘著新能源發(fā)展的東風,積極發(fā)揮氣象服務的作用,為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做出貢獻,為新能源的開發(fā)利用保駕護航。
自2010年起,湖北省氣象局認識到新能源領域對氣象服務的巨大需求,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級氣象能源技術開發(fā)中心,全力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監(jiān)測、評估、預報等一系列氣象服務研發(fā)工作,并先后完成了面向電力部門的“風功率預測預報系統”與“光伏發(fā)電功率預測預報系統”的研制與開發(fā),并獲得國家版權局頒布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預測預報系統由四大模塊組成,分別為數據庫子系統、數據通訊子系統、預報制作及查詢子系統、預報結果上報子系統,每天可滾動預報短期未來三天和超短期未來四小時的風電及光伏發(fā)電功率,改變了以前只能憑經驗預測發(fā)電量的狀況,大大提高了功率預測準確率,為確保入網電量平穩(wěn)、合理安排檢修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近幾年兩套系統的推廣應用過程中,技術人員經常深入條件艱苦的最前線,前往位于偏遠地區(qū)的光伏電站及風電場進行前期調研和系統安裝,耐心細致地與客戶溝通交流,了解用戶需求,及時改進升級,在功率預測軟件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提高了系統應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日,系統安裝工作組在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歷時兩個月完成了風功率預測系統在11家風電場的安裝運行以及3套光伏發(fā)電功率預測預報系統的安裝運行。目前,這兩套系統已成功應用于甘肅、河北、新疆、內蒙古、江蘇、湖北、寧夏等11個。ㄗ灾螀^(qū))近30家風電廠和光伏電站。
作者:崔楊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