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成视频人成色9_日韩国产色色色色_俄罗斯在av极品无码天堂_国产一级Av片在线观看


這六大光伏先進技術,決定著光伏產業(yè)的未來

2017-02-28 09:12:43 太陽能發(fā)電網
目前,我國光伏設備行業(yè)已經全面進入拼質量、拼效率的時代。
 
  
  雙玻組件
  
  雙玻是一個平臺型的技術理念,所有電池(PERC、黑硅、IBC、HIT)、組件(單晶、多晶、智能)、系統(tǒng)(1500V、跟蹤支架、農光、漁光)的降本增效技術都可以疊加在雙玻技術平臺上面。也就是說,結合高可靠性高發(fā)電量的特征來看,雙玻是領跑者先進技術的可擴展承載平臺,能夠跟領跑者的需求較好地貼合起來。
  
  雙玻組件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早在2005年,雙玻組件就已經被用在光伏幕墻中了,但當時組件價格還比較貴,用的玻璃也比較厚。2014年,雙玻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已經有了很廣泛的應用,包括山坡、山地、荒地在內的眾多大型地面電站都在使用雙玻組件,F在,1500V應用也會用到雙玻組件。
  
  雙玻組件具有高可靠性,抗酸堿、抗鹽霧、抗水汽、抗UV及抗PID等性能,同時還能抗隱裂,并且做到了零水透、不積灰不積雪,抗載荷能力非常好,達到了A級防火標準。因為這些特性,其發(fā)電量要比普通組件高3%以上,與領跑者項目基地的兩淮水面地域、張家口景觀廊道、煤礦沉降地形等都有很好的環(huán)境匹配性。
  
  IBC電池
  
  IBC電池(全背電極接觸晶硅光伏電池)是將正負兩極金屬接觸均移到電池片背面的技術,使面朝太陽的電池片正面呈全黑色,完全看不到多數光伏電池正面呈現的金屬線。這不僅為使用者帶來更多有效發(fā)電面積,也有利于提升發(fā)電效率,外觀上也更加美觀。
  
  這種背電極的設計實現了電池正面“零遮擋”,增加了光的吸收和利用。但制作流程也十分復雜,工藝中的難點包括P+擴散、金屬電極下重擴散以及激光燒結等。
  
  IBC電池的工藝流程大致如下:清洗->制絨->擴散N+->絲印刻蝕光阻->刻蝕P擴散區(qū)->擴散P+->減反射鍍膜->熱氧化->絲印電極->燒結->激光燒結。
  
  2016年4月26日,天合光能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布,經第三方權威機構JET獨立測試,以23.5%的光電轉換效率創(chuàng)造了156×156mm2大面積N型單晶硅IBC電池的世界紀錄。這一數值突破天合光能在2014年5月創(chuàng)造的22.94%的同項世界紀錄,也是天合光能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13次打破世界記錄。
  
  HIT太陽電池組件
  
  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硅太陽能電池,是在晶體硅片上沉積一層非摻雜(本征)氫化非晶硅薄膜和一層與晶體硅摻雜種類相反的摻雜氫化非晶硅薄膜。采取該工藝措施后,改善了PN結的性能。因而使轉換效率達到23%,開路電壓達到729mV,并且全部工藝可以在200℃以下實現。
  
  與常規(guī)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相比,HIT太陽電池組件的單位面積發(fā)電量更高、高溫時能發(fā)更多的電、制成雙面組件能夠利用反射光,發(fā)電量進一步提升。
  
  HIT電池特點有:1、結構對稱,相比傳統(tǒng)晶體硅電池,HIT電池的工藝步驟更少;2、低溫工藝,其最高工藝溫度不超過200℃;3、高開路電壓,其Voc達到了750mV;4、溫度特性好;5、光照穩(wěn)定性好,HIT電池中沒有發(fā)現Staebler-Wronski效應,轉換效率無因光照而衰退的現象,也不存在B-O對導致的光之衰減現象;6、雙面發(fā)電,HIT電池的對稱結構,使得正反面受光照后都能發(fā)電,其組件年平均發(fā)電量比單面電池組件高出10%以上。
  
  目前,國內的HIT太陽電池組件剛起步,還需要進一步加快發(fā)展步伐。日本松下最新發(fā)布的家用HIT高效組件,轉換效率已達19.6%。


作者: 來源:華夏能源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fā)電網|m.baolechen.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