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最大的區(qū)域性銀行行長看來,綠色是非洲能源的理想方案
6關于非洲的“事實”與“假象” eo:既然您談到三峽,我在非發(fā)行2014年能源報告中讀到非洲建設水電所需要的問題,包括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維護和對居民的妥善安置。這看起來非常像我們建設三峽時曾經面對的問題。非發(fā)行在發(fā)展水電的時候有沒有吸引一些經驗,或者與三峽公司展開某種合作?
Donald Kaberuka:首先,讓我們將事實(facts)與假象(fiction)區(qū)別開來。假象是,如果你修建一個大壩,將會造成一定沖擊;如果你修一條高速公路,也會造成一些沖擊。事實上,很多工程看起來都是在造成不少負面影響。
但是事實在于,你可以將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如果人們因為這個項目遭受損失,你需要賠償他們。這個例子中,我們修建大壩會充分考慮到社會影響,我們會賠償居民,甚至是動物。第二,我們會極其重視環(huán)境問題。水是極其敏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大自然并不能容忍過多的干預。但是工程師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我對三峽非常熟悉,我閱讀了關于三峽的幾乎所有資料。我想說的是,世界上有很多很多水壩,有一些造成了負面影響,但是很多都在有效運行。但是我們沒有和三峽展開合作,早在五十年代開始,我們自身就在尼羅河沿岸建立了不少水電站,它們至今沒有發(fā)生過一次事故,至少我記憶中是沒有的。
eo:我還看到非發(fā)行的一則數據,說剛果和埃塞俄比亞兩國的水電可以滿足非洲大陸的用電需求,這是真的嗎?
Donald Kaberuka:這又是事實與假象的區(qū)別。當你看數據的時候,你需要非常小心。這是用非洲極低的人均用電量來計算的——在美國,這個數據是14000千瓦時每年,某些中等收入國家可能是4000千瓦時每年,而在非洲某些地區(qū),這個數字可以低于100千瓦時每年,所以按照這個單位來計算確實可以這樣宣稱。但是如果你拿美國的人均用電量來算,我們要走的路就太長了。就算是采取美國人均用電量的一半,比如7000千瓦時每年,這個可能是西班牙或者墨西哥的數據,剛果和埃塞俄比亞的水電加起來還是無法滿足非洲大陸的用電需求。
作者:羅晶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