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IEA希望與中國全方位合作應對能源、氣候挑戰(zhàn)! 2015年9月初,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訪問中國,希望與中國實現(xiàn)更加緊密和全方位的合作。在訪問中國期間,IEA試圖回答與中國相關(guān)的三個問題:中國和世界面臨的能源挑戰(zhàn)是什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將如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IEA希望與中國全方位合作應對能源、氣候挑戰(zhàn)。
2015年9月初,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訪問中國,希望與中國實現(xiàn)更加緊密和全方位的合作。在訪問中國期間,IEA試圖回答與中國相關(guān)的三個問題:中國和世界面臨的能源挑戰(zhàn)是什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將如何應對?以及,IEA與中國如何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合作的新時代?
2015年9月初,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密集造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國家能源局等機構(gòu),呼吁中國與IEA實現(xiàn)更加緊密和全方位的合作。
“中國與IEA的合作將使中國、IEA及其成員國,以及相關(guān)各方獲益! 9月9日,法提赫·比羅爾在中國社科院的演講中表示。
法提赫·比羅爾以署長身份訪問中國打破了IEA歷史上的兩個傳統(tǒng)。此前40多年內(nèi),尚沒有IEA雇員擔任署長的先例,在IEA工作了20年的法提赫·比羅爾于9月1日當選署長后打破了這一傳統(tǒng);來訪中國則打破了第二個傳統(tǒng),之前的署長在當選后,首次官方出訪的國家必為成員國。
“這(到訪中國)絕不是巧合,”法提赫·比羅爾對記者表示:“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中國都是世界能源市場中最重要的參與者,這不僅緣于中國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因為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內(nèi)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他說,明年即將擔任G20輪值主席國的中國是IEA最為看重的合作伙伴,他希望中國能與IEA在維護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自1996年與國家計委簽署諒解備忘錄以來,IEA與中國的合作已長達20年之久,在今年4月和7月,IEA與國家能源局在寧波和成都聯(lián)合舉辦了“石油應急演練”和“非常規(guī)油氣論壇”。但法提赫·比羅爾認為,雙方的合作應當進一步加深,他希望在任期內(nèi)將IEA變?yōu)檎嬲饬x上的“國際”能源署。
在造訪中國期間,IEA試圖回答與中國相關(guān)的三個問題:中國和世界面臨的能源挑戰(zhàn)是什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將如何應對?以及,IEA與中國如何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合作的新時代?
最大能源挑戰(zhàn):不確定性 9月11日,IEA發(fā)布《石油市場報告》的數(shù)據(jù)顯示,國際油價已跌至50美元/桶,達到六年來的最低點,由于石油生產(chǎn)商減產(chǎn)的滯后性,油價仍將在一定時期內(nèi)持續(xù)下跌。
但法提赫·比羅爾認為,世界各國沒有理由對能源安全的前景放松或自滿,石油安全路途仍然艱難,“如果石油生產(chǎn)商的減產(chǎn)量過大,我們將面臨另一個新的緊縮市場和高油價時期。”他對記者表示。
IEA曾在今年二季度預測:石油生產(chǎn)商將在2015年削減超過1000億美元的產(chǎn)量,這意味著比2014年下降20%。面對持續(xù)下跌的油價,石油生產(chǎn)商進一步削減其產(chǎn)量,這也許需要一段時間以達到適合的產(chǎn)量,但產(chǎn)量變動的影響不會永遠滯后。
這也是中國和世界即將面臨的最大能源挑戰(zhàn):不確定性。法提赫·比羅爾回顧多年的能源之路后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時代像現(xiàn)在這樣變化之快、不確定性之高,為能源政策制定帶來壓力之大。
天然氣市場的不確定性同樣存在。目前,隨著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推進,普遍觀點認為天然氣市場將呈現(xiàn)供應充足、氣價低廉的景象。
但在法提赫·比羅爾看來,這一繁榮的景象并非必然!疤烊粴夤⿷獓缑绹拇罄麃喕蛟S會延緩甚至取消LNG設(shè)施的建設(shè)和開發(fā)進程,從而使天然氣市場在2020年時進入供應減少、氣價高昂的周期!
除了來自市場本身的不確定性外,IEA認為,能源生產(chǎn)國和過境國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尤其在中東、北非等地。
“這些地區(qū)在目前和今后仍將是世界石油版圖的中心,但只需看看正發(fā)生在伊拉克、敘利亞、也門和利比亞的事情就可知曉,這些國家石油收入的崩潰進一步加劇了危機,威脅其經(jīng)濟和社會繁榮。”法提赫·比羅爾說。
除了能源安全,中國以及世界各國面臨的另一個緊迫問題是氣候變化,而能源是氣候變化談判中最重要的部分,2/3的溫室氣體來自化石能源的燃燒,如果無法大幅削減化石能源的使用,氣候變化問題將難以解決。
在過去七八年間,中國在低碳能源的使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去年,中國的新能源裝機容量是歐盟和美國的總和,風電和水電累積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一;
IEA預計,在今年底,中國的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也將超越德國位居世界第一;而在核電方面,截至目前,中國的裝機容量達到世界總?cè)萘康?/3,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安裝計劃。
然而,中國也面臨著替代能源的挑戰(zhàn),一些基本的能源問題尚未解決,IEA估計,大約27億人沒有清潔的烹飪設(shè)施,他們用柴火和木炭做飯,這會造成嚴重的室內(nèi)空氣污染,致使每年有400萬人過早離世。
“在能源的可持續(xù)性方面,中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中國承諾在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但在此之前,碳排放仍然會逐年增加! 法提赫·比羅爾說:“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使溫室氣體排放與經(jīng)濟增長逐漸脫鉤!
作者:陸宇 來源: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